| 专业名称 | 思想政治教育 | 专业代码 | 030505 | |||
| 所属一级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 导师组负责人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
|  | 宋觉 | 18909295656 | 885063636@qq.com | |||
| 导师组成员(可根据各导师组人数下加列数) | ||||||
| 姓名 | 职称 | 学位 | 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作 (可列出二、三级学科研究领域,代表作选两三种) | |||
| 宋觉 | 研究员 | 硕士 | 重点研究廉政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代表作有《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社会转型期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路径探析》、《我国大学自治的理性诉求》等   | |||
| 王有信 | 副教授 | 学士 | 重点研究伦理学与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代表作有《新编伦理学教程》、《浅析邓小平的伦理思想》、《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教学法原则》、《中国伦理思想源头探寻》等   | |||
| 石建峰 | 副教授 | 学士 | 重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代表作有《道德制度化探析》、《校园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从传统德治到社会主义德法兼治》等   | |||
| 高 静 | 副教授 | 博士 | 重点研究执政党建设和领导人才研究,代表作有《领导魅力探微-对个性化执政现象的理性透视》、《论信息时代党的舆论影响能力》、《领导即沟通-网络政治环境下领导行为模式的嬗变》等   | |||
| 李 贵 | 副教授 | 学士 | 重点研究公民教育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代表作有《校园文化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与对策》、《公民教育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   | |||
| 孟 鸿 | 副教授 | 博士 | 重点研究大学生廉洁教育,代表作:《新时期大学生廉洁品德教育研究》(专著)、传统廉政文化对执政能力的启示价值》(南大核心)、《大学生廉洁观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部分高校为例》(北大核心)、《我国廉政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学习与实践》(南大核心)2010年第1期。 | |||
| 鲁 洋 | 副教授 | 博士 | 重点研究廉政理论与制度建设,代表作有《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及其时代价值》(专著)在,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及其时代价值》(CSSCI期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历史实践》(CSSCI期刊)、《十七大以来党对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实践及其经验》(北大核心)等。   | |||
| 学科专业简介 | ||||||
| (说明:请从本学科专业的学理基础、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内容范围、研究方法、学科专业特色等方面提供500-800字的内容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基本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和社会群体,它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以及向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规律。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并借鉴吸取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学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本专业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包括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趋势、我校办学传统和导师组多年来学术研究优势,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确立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1)廉洁文化与廉政建设研究,该方向导师组组长宋觉研究员负责,成员有宋觉研究院、高静副教授和鲁洋副教授;(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该方向由导师石建峰副教授负责,成员有石建峰副教授、李贵副教授;(3)社会工作、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该方向由导师组副组长王有信副教授负责,成员有王有信副教授、孟鸿副教授。 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其一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其次是坚持多学科交融的综合创新法,其三是面向现实、实践的实证分析法。在多年实践中,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形成了强化社会主义政治导向和道德人格培养、灌注多学科交互渗透理念和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等学科特色。 本专业培养出的研究生考取博士比率、社会就业率高,工作能力强、适应面广、工作踏实认真、出成绩快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