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抗疫,义不容辞。疫情期间,为强化防疫散居状态下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务实有效地推进研究生思想进步,加强思想政治专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20年6月21日上午通过腾讯会议方式举办了主题为“抗疫精神纵横谈”的专业沙龙。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刘驰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导师组组长何为副教授、徐鹏老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组王有信、李贵、雷玉翠、孟鸿、鲁洋等导师和思政专业和马原专业2018、2019两级研究生共约30人,专业沙龙由思政导师组副组长王有信副教授主持。
本次沙龙活动围绕“抗疫精神”这一主题开展,与会老师和学生们根据这一主题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讨论,同学们在互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加深了自己的体悟。本次沙龙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学生们就自己所感兴趣的与“抗疫精神”相关的内容各抒己见,经过半年的抗疫生活,同学们对于“抗疫精神”以及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分别都有了自己的感悟。杨悦明同学以“盲区、冲突、转型: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三维思考”为题,以网络平台微博为例,与大家交流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对于网络舆论监管的深刻反思;唐璐同学对中美在抗疫期间所表现出的差异进行了若干思考,分析了中美在抗击疫情之中的不同做法与表现的区别以及原因;任绒同学分析了战“疫”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路径与意义;董溪同学主要探讨了讲好中国抗疫防疫故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王迎虎同学针对疫情防控下的公民规则意识教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张婕妮同学谈了谈“抗疫精神”对当前“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徐倩同学对于疫情之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着自己的看法……
随后,各位老师就本次沙龙的主题作出详细阐释。何为副教授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出发,指出同学们应注意抗疫精神的主体是人,精神主体可以分为专业人员、普通百姓、管理人员、中国人,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专业人员的“逆行精神”、普通人的“服从精神”,由此提出了一个给“精神”分类的梳理思路,拓宽思考问题角度,引发学生深思。
最后,针对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各位导师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意见。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刘驰结合思政专业发展与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从就业指导角度出发,鼓励同学们要增强文章的创新点、应用价值,提高学术规范水平。王有信副教授对每个同学提交的文章与会议发言都做了点评,指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抗疫前行,学无止境。在此次抗击疫情期间,第15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沙龙的“云端”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本次会议通过对“抗疫精神”的全方位解读,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在这次特殊“战疫”中的突出成果,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推动了思政专业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