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1. 首页
  2. 学术研究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研究

陕西省社科界2022年度学术活动资助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中国智慧”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02
  •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02
  • 浏览量:

11月12日,陕西省社科界2022年度学术活动资助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中国智慧”学术研讨会在我院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我院联合举办。

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苗锐军,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马朝琦,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进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文理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学生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主持。

会议伊始,郭武军对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理念,充分挖掘“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中国智慧文化意蕴具有重要意义,并预祝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苗锐军代表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对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实践指向,体现着普遍的人文情怀和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马朝琦宣读了优秀论文的表彰决定,刘进田为获奖者代表颁奖。

学术研讨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教授主持。

刘进田教授以《论人类不同文化和谐相处之道》为题进行发言。他指出,世界各国和谐相处是人类与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并围绕“和谐相处之道是什么、怎样和谐相处的问题”展开阐释。他谈到,要从文化差异是不同民族冲突的原因中探寻人类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迫切性、从人类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具有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基础以及文化自身固有的民族性和人类性特征中理解人类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从分析人类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思维条件中明晰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从对磨合过程的展开及注意的理解中探寻人类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磨合路径,这对于继续研究如何持续推进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鲁宽民教授在《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中彰显文化自信》的发言中指出,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新论断,彰显了我党的文化自信,体现了我党心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接着,他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及建设文化强国彰显文化魅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强调要坚守文化立场、保持文化底色,彰显文化的“民族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引领文化发展,体现文化的“阶级性”;要坚定人民导向、顺应时代要求,反映文化发展的人民性与时代性。

大会发言第一阶段由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方建斌主持。

张永奇教授进行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的学术分享。他指出,人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用科技不断发展自身的历史,强调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全面看待人工智能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影响,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对策意义深远。他从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对策三个方面作出思考,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智能化的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刘玲教授在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发言中,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的始终、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内核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的趋势、马克思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四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推动力和必经阶段。世界各国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推进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建设。

徐鹏讲师作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解读》的发言。他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性和价值三个维度相结合,从启蒙的异化与现代性的张扬、全球现代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现代性应对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的角度进行思考,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针对现代化下所面临的全球治理危机提出的中国方案,遵循的是“中国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价值理念是真正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普遍价值,价值主体是全人类,目的在于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

大会第一阶段发言结束,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门友教授对以上三位老师的发言作出点评。他指出三位老师从哲学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研究,富有前沿性、较强的理论性以及开阔的学术视野。他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和对外事务的一个重要理念,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合作共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大会发言第二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春会教授主持。

李云教授作题为《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言。她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基于当今人类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非常深厚,包括天下一家的仁爱道德观、天人一体的宇宙情怀、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中和之道的协和智慧以及天下共誉的共同利益观,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中国智慧的体现,我们应当向世界广为宣传,使人类利益共同体的建设更加稳健。

刘晓麒教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外认知及对外传播》的发言中,从国外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理念的认知、国外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差异的原因及如何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工作三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作为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真正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特殊作用,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徐子棉教授以《西媒眼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路径提出的“五个世界”的论述出发,以西媒对中国抗疫的外交行动的观察为视角,探讨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推动构建人民共同体、推进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提出并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国际社会解决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钱晓萍教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阀下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投资条约建设 中国方案的证成》的发言中,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以及中国应该怎么做四方面展开论述。她指出,“一带一路”的国际投资条约建设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平台,是全方位开放合作的一个重要实践,但同时也面临着贸易壁垒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挑战,因此需要国际法律政策的出台来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贸易政策透明化。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坚持与时俱进。

大会第二阶段发言结束后,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桑利娥对以上专家学者的发言作出点评。她表示,以上发言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世界的眼光,表现出文化、历史、对外交流传播等多学科相容的理论功底,相关支撑数据翔实有力,是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大会发言第三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曾文芳教授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刘芸暄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三重逻辑及实践进路》为题,从价值哲学视域分析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进路,论述了从历史、理论、现实出发探究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从时代需求出发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进路,有助于阐明中国发展的价值立场,消解普世价值的话语霸权,唤醒人类发展的价值自觉,进而建立良善的国际发展新秩序。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岑朝阳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生态意蕴与发展旨趣》,探究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必然性、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维构成与生态意蕴、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与发展旨趣。他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摒弃“资本生态逻辑”的发展样态、是超越“生态帝国主义”的价值理念、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未来取向,我们要将生态文明新形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新形态相结合,做到“五位一体”新形态全面发展。

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王志威以 《“中国人在线”——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国族认同的话语(再)生》为题,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探讨:一是什么样的国族或民族主义话语被日常呈现在中国的数字媒体平台上。二是在国族认同的线上话语 (再) 生产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政治行动者 (尤其是普通网络用户) 发挥了什么作用,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他们表现出了对于“中国性”的不同的或者甚至互相抵触的理解。三是从国族认同的线上话语 (再) 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关系、结构与机制,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它们反映出了线下的现实状况与发展模式。王志威同学通过探析国族认同如何在中文互联网上被各种社会政治行动者进行话语 (再) 生产,揭露潜藏在中国国族认同的线上话语 (再)生产过程背后的社会政治形态与趋势,希望为中国数字媒体与民族主义研究者和海内外关注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影响的各行为主体提供借鉴。

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浥晨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国际挑战及其实践理路》为题进行了发言。他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国际挑战和实践理路四方面展开论述。她指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历程中,我们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定的理论支撑和不竭的价值源泉。而对于如何应对不同社会形态国家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从各国的发展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我们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源纯在题为《论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的发言中,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世界胸怀、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担当三方面展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描绘了跨越民族国家的全球治理愿景,又承认当前各民族国家的正当利益,表明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诚意与决心,契合了全球治理的时代需要”。中国共产党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世界”,以及解决如何“谋大同”的两大历史性、时代性的命题,构建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的史诗。

第三阶段发言结束后,我院李云教授进行点评发言。李云教授针对以上五位同学论文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评论,指出五位同学都具有较深的学理素养,勉励青年学子学会写论文,写出好论文,在未来学术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会发言第四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雷玉翠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齐久祥以《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与超越——兼论21世纪世界历史生存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题,围绕三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合理内核: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源的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二是扬弃超越: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发展;三是现实展开:21世纪世界历史生存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他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表达,是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趋势,是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宝君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和路径探析》为题,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状问题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探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三方面展开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的实践平台展现出它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以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五个路径展开,中国秉承这一构想且付诸实施各方面已初步取得成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应具体细化实施路径,齐心协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登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减贫治理:中国方案与实践路径》为题,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应以何新理念、新实践接续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问题进行探讨。他以动力之维、制度之维以及空间之维,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减贫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做出分析,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新型治理观,为积极推进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更具时代性的思想支撑和实践建构。作为全球减贫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并同国际社会一道,从合理凝聚、机制革新和平台打造等方面聚焦发力。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曹益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论析》为题,表示大党的领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政党的形象。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要义,从大国领袖的视角出发,探求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的三重要义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国领袖天下情怀的时代意义。对理解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担当意识和实践经验,对表明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天下的政党、中国是经济天下的国家、中国的领袖是具有天下情怀的领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杨蕊同学以《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题进行分享交流。她认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厚的研究背景,并从“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分析了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提性问题。从必要性看,对资本文明的超越需要人类文明新形态,回答人类世界的去向需要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解决人类社会的矛盾需要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看,首先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奠定的政治基础,其次有中华文明成就所激励的文化基础。最后以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作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基础。

大会第四阶段发言结束后,我院刘亚玲教授分别对五位同学的发言做出点评。她指出,各位学者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探索,表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展,是因为其能够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强调要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各位参会学者发言结束后,刘进田对此次研讨会作出点评,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具有领导重视、广泛参与、主题集中、视角多维、方法多维、成果丰硕、效果显著等特点。他强调,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开展相关活动,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代表学院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学术研讨会是一场催人奋进的“学术盛宴”,未来马院将继续开展学术研究和横向联合,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推进到新高度。

此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学者170余份参会文稿,经专家评审,共有59篇论文进入会议研讨,成果颇丰。